趙黎浩
2024年07月18日17:51 來源:工人日報
曲靖市總工會干部岳光榮把職工群眾當作親人朋友,力所能及地為他們辦實事。在駐村期間,充分利用工會各項政策措施、資源,通過開展精準幫扶,為搬遷群眾解決生活和工作難題。
在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鐘屏街道思源社區,單元樓林立,如同迷宮一樣,但曲靖市總工會干部岳光榮輕車熟路地帶領記者在此穿行,說起這里搬遷群眾的情況,更是知根知底。
“我們社區一共有搬遷戶1500戶,人口6504人,曾經有建檔立卡貧困戶735戶。”岳光榮說。一年前,岳光榮主動請纓到思源社區開始駐村工作。近日,他駐村剛好滿一年。其間,他將社區1500戶搬遷戶都走訪過兩遍,重點搬遷戶入戶不下10次。
脫貧攻堅期間,會澤縣城安置8.2萬名群眾,是全國最大的易地搬遷縣城集中安置區之一。岳光榮駐村后,積極發揮工會組織優勢,助力搬遷群眾就業增收,融入城市。憑借出色表現,岳光榮被評為全國優秀工會工作者、云南省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先進個人。
充分利用工會資源
在入戶走訪時,岳光榮注意到,搬遷戶李龍英雖然搬進了樓房,但家中陳設十分簡單。仔細詢問得知,李龍英丈夫身患疾病,需要常年吃藥,家中還有正在上學的孩子,全家的重擔都壓在從事保潔工作的李龍英身上。
岳光榮利用工會現有的政策和資源全力幫扶李龍英一家。“我們將其納入困難職工并建檔立卡,每個月給予困難補助;積極為她的孩子申請金秋助學補助金,等孩子畢業,再給孩子介紹工作;動員她加入工會,每逢節日給她送去慰問金和慰問品。”
能夠最大程度利用工會資源幫扶李龍英,得益于岳光榮“老工會人”的經歷。他從事工會工作已經有18年,不僅在縣里當過工會主席,還在市里分管過工會各項工作,深知如何利用工會各項政策、資源更好地幫扶職工。
“我要在現有能力范圍內,為職工真心實意地做一些實事,解決一些困難和問題。”岳光榮說。
培育技術帶頭人
“安置區里有很多婦女和老人,文化程度不高,以前在農村還能種田養雞,現在搬出來后沒辦法外出務工。”岳光榮一直在思考如何讓這些人有事干、有收入拿。
在曲靖市富源縣有一個手工坊,為浙江義烏的廠家生產刺繡、編織等產品,常年有訂單。岳光榮想物色一名帶頭人學習編織技術,回來后教給安置區的婦女和老人,于是找到了從昆明返鄉的臧慶義。然而,1880元個人代理費讓臧慶義心里打起了退堂鼓。
得知臧慶義的顧慮后,岳光榮想辦法為她解決了個人代理費,社區也為她解決了培訓期間的差旅費。“不管學不學得會,把材料領回來,就當作練手藝。”岳光榮的一席話給臧慶義吃下了“定心丸”。
如今,在臧慶義的指導下,安置區的婦女和老人將做好的產品寄回富源的手工坊,對方就會結算工錢。一個紙巾盒約有25元收入,動作快的婦女每天可以做3個。
岳光榮告訴記者,目前思源社區正在籌備建一個手工坊,把居民聚在一起培訓,交流手工編織技巧,還可以直播銷售手工作品,增加收入。
精準幫扶提高實效
最近,岳光榮在和搬遷戶何金雄、楊柳夫妻倆商量接下來的就業方向。“我在工地干活,收入不穩定,想找一份有穩定收入的工作。”何金雄說。他的妻子楊柳在家帶娃,一家人經濟狀況十分拮據。
得知何金雄有做月餅的手藝,岳光榮建議何金雄從事糕點相關工作。“既能發揮特長,收入也比較穩定。”
考慮到楊柳要接送孩子,岳光榮介紹她去早點鋪工作,并和店主溝通上下班時間,讓她既能照顧家庭,又不耽誤工作。此外,岳光榮還幫她報名參加工會組織的小鍋煮品技能培訓。
“要讓村民有穩定的工作、持續的收入。”這是岳光榮在駐村幫扶過程中最大的感悟。在他看來,“每家搬遷戶的情況都不一樣,工會干部要弄清楚他們的特點、能力,再牽線搭橋,這樣才能提高幫扶實效。”
“我長期在鄉鎮工作,和群眾打交道很多。他們就像我的親人朋友,我想要力所能及地為他們做些事情。”岳光榮說,未來,他打算發揮工會優勢,開展針對性、實用性強的技術技能培訓,同時引進一些企業到街道社區辦分廠、辦車間、辦分店,讓更多搬遷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