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龍翔
2024年01月03日09:17
“2300萬,最后一次,還有出價的嗎?”“2300萬,成交!”隨著拍賣師落槌定音,現場掌聲中不時傳來驚嘆聲:“本場第一拍品”“太厲害了”“一線產業科研真!薄
作為推介人,坐在臺下的潘阿鎖激動地握了握拳。身為上海愛登堡電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電梯研發部副部長、高級工程師的他帶領團隊,經過3年努力,終有喜人回報。
日前,上海市職工創新成果轉化第二場拍賣會暨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職工成果發布交易中心專場活動舉行。在33個拍賣轉化的工匠人才創新成果項目中,潘阿鎖和團隊帶來的“基于智慧曳引驅動的康養電梯關鍵技術應用”摘得頭名。
從創新念頭的萌發,到一路克服重重障礙不斷攻堅克難,再到走上拍賣會的講臺自信講解,潘阿鎖和團隊總會說:“要是沒有工會組織的大力支持和全程保駕護航,就沒有我們閃耀的機會!”
既給平臺也給壓力,創新瞄準市場空白
潘阿鎖和團隊的創新故事始于2017年。彼時剛在閔行區合理化建議和先進操作法比賽中嶄露頭角的潘阿鎖,被閔行區總工會選中,在他工作的公司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創新工作室。
有了創新的平臺,潘阿鎖起初還有些茫然,但閔行區總針對創新工作室各項細致的規章制度和考核要求讓他很快有了緊迫感!肮目己艘笫旨氈,對創新項目的數量和質量都有要求,督促我們仔細研究行業,拿出有市場前景的項目。”
潘阿鎖回憶道:“團隊成員憑借著行業沉淀和市場嗅覺,提議研發在養老院等場所適合老年人使用的電梯。”為了驗證想法是否可行,工作室成員還和企業市場部一起編寫了任務計劃書上報區總工會,項目就此啟動。
從事了10余年產品創新的潘阿鎖,對項目能否成功,有著自己的理解和判斷:“在有了需求支撐的基礎上,資金、人才和關鍵問題的突破都是必要條件,缺一不可!
研發的進展不出所料,一開始,資金成了最讓他們頭疼的問題。就在大家焦急上火的時候,閔行區總及時為他們對接了人社等部門的區級領軍人才項目和春申金字塔人才項目,數十萬元的配套經費迅速到位,各類機械原件、傳感器和原材料先后進場,為研發提供了堅實保障。
研發人員的流動也是項目進行期間大家最不愿意遇到的情況。閔行區總在協助企業留心留人方面也是不遺余力。“申請到了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都能有相應獎勵,榮譽方面可以參評技術能手、技術標兵和閔行工匠,技能等級和職稱方面也是大力支持!遍h行區總相關負責人表示,經過工會和企業的努力,核心研發團隊的人員流失率近年來保持極低水平。
創新“大咖”一對一輔導,制訂標準成關鍵一招
“創新既要埋頭苦干,也要靈光一閃,更多時候,閃現的靈感才是突破問題的關鍵!迸税㈡i說,創新不怕吃苦受累,怕的是沒有“解題方向”?蓜撔碌撵`感不比資金和人才等難題,遇到困難了,如何解決?
老年人康養對電梯的需求既繁復又細致,如何確定各種需求的輕重緩急,又如何確保自己的“解題方向”符合市場需求?面對一籌莫展的研發團隊,閔行區總給出建議:“要不要讓創新‘大咖’來指點一二?”
潘阿鎖和團隊成員沒想到的是,閔行區總和上海市職工技協為他們請來的“大咖”是“改革先鋒”、著名全國勞模包起帆。同為創新者的包起帆很快找準了他們的問題所在:“你們要這樣思考,電梯行業里有了你們的項目后,差別將有多大?”同時他還建議,不僅要著眼填補空白,更要站在制訂標準的高度,通過創新來解決相關問題。
潘阿鎖記憶猶新,那一瞬間猶如醍醐灌頂。此后,他和團隊收集全國各地3萬多臺電梯的各類數據和照片,以大數據的方式找準市場痛點。他向記者展示了一張照片,里面細到鋼絲繩上的油膩都被拍得一清二楚,成為提升舒適度和安全性的考量內容。
“彌補市場空白不局限于推出產品,還要制訂相應的標準!迸税㈡i團隊所在的企業聯合上海市聯合電梯安全技術促進中心、市特種設備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市電梯行業協會、上海交通大學電梯檢測中心、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共同起草了《人工智能綠色曳引驅動乘客電梯》。這份標準中囊括了100多項改進,目前是一份地方性的團體標準,將會逐漸進行完善和升級。
站上轉化拍賣舞臺,實現良性循環
“我是上海市職工技協的工作人員,想邀請您和團隊的康養電梯項目參加職工創新成果轉化拍賣,您愿意嗎?”2023年初,康養電梯項目已進入尾聲,正在參加會議的潘阿鎖突然接到電話。
原來,時刻關注該項目的閔行區總,為了讓項目有更廣闊的平臺與市場對接,積極推薦區內的優秀職工創新成果參與轉化拍賣。經過上海市職工技術協會的嚴格把關,康養電梯項目順利入選。
“本項目包括外呼‘大按鈕+盲文’、聲控操作功能、提升平層精度、轎內翻椅、門套光幕、延遲關門、空氣凈化消毒功能……”拍賣當天,站在現場觀眾和鏡頭前,潘阿鎖將項目的優勢娓娓道來。
隨著網絡競標系統顯示的第一次出價2000萬元,他懸著的心總算落了地,“團隊3年的心血沒有白費,太好了!”
隨著創新成果的拍賣轉化,實現了產品和技術研發的“閉環”。潘阿鎖說:“成果轉化的資金將會部分用作工作室的運作資金,也會給予工作室成員激勵,從而實現從研發到轉化,再從轉化反哺研發的良性循環!
來源:《工人日報》